一提起脂肪肝,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肥胖。其实,脂肪肝并非肥胖人群的专属,它的覆盖人群更广,发病率高。虽然在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,却给身体健康埋下不小的隐患。
Part 01 脂肪肝的敌人,竟不是脂肪? 脂肪肝乍一听,好像是肥胖人群“专属”,实际上,瘦子也可能会得。脂肪肝的全称是“肝细胞脂肪变性”,它是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异常积聚,导致肝脏呈现出的病理状态。 从类型上区分,脂肪肝可以分为“酒精性脂肪肝”和“非酒精性脂肪肝”两种。前者主要是过度饮酒导致,后者主要是非酒精性因素导致的,它更普遍,但病因也更复杂一些。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,导致肝脏一步一步被脂肪“攻占”呢? 摄入热量过多,可能导致脂肪肝 如果长期保持高油、高盐、高糖的饮食习惯,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过剩,肝脏无法负荷分解和储存过量脂肪,就可能导致脂肪肝。 除此之外,过度肥胖也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异常,进而引发脂肪肝。统计数据显示,约30%-50%的肥胖症都伴随着脂肪肝,而重度肥胖者的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%-94%。 过量饮酒,增加患病几率 有调查显示,如果一个成年人每日饮酒超过了80-160克,后期出现酒精性脂肪肝的几率就会增长到5-25倍。 因为酒精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,过量喝酒可能会加重肝细胞的负担,进而影响肝脏的其他功能。游离脂肪在肝脏内堆积,但无法正常进行合成和储存,就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。如果长期过量饮酒,就可能发展为酒精相关性炎症酒精相关性纤维化、导致终末期肝损伤。 长期作息不规律可能导致脂肪肝 有实验发现,长期昼夜节律紊乱,也就是作息不规律,也可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。因为这可能会促使全基因组层面上的失调和代谢紊乱,引发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胆汁淤积,从而激活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至肝炎、肝纤维化、肝癌这一进程。 因此,脂肪肝的敌人并不是脂肪,而是生活里的各种不良习惯。 Part 02 脂肪肝有什么危害? 据流行病学统计和分析,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5%,在我国成年人的患病率也高达29.2%,且呈持续上升趋势。 尽管脂肪肝的发病率日趋升高,但大家对它的重视程度可能还没有跟上。 因为轻度脂肪肝在前期往往没有什么明显不适感,部分人可能不会去咨询专科医生,时间一长甚至都不去管它了。 但如果放任脂肪肝发展,可能会加重病情: 10-15年内可能会出现到不可逆的纤维化 15%-30%肝纤维化可导致肝硬化 20%-30%脂肪性肝硬化可能发展为肝癌 不仅如此,脂肪肝还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: 心血管疾病风险比一般人高64%; 2型糖尿病风险是一般人的2.19倍,尤其肝纤维化严重时,风险高达3.42倍; 慢性肾病风险是一般人的1.43倍,在晚期纤维化脂肪肝患者中,风险增加到2.9倍; 结直肠癌风险比一般人增加56%~204%。 好在,对于早期轻度的脂肪肝,如果及时调整生活方式,其实可以达到不错的缓解效果。 Part 03 哪些方法有助于缓解脂肪肝? 对于轻度脂肪肝患者来说,较好的方法就是老生常谈的“管住嘴,迈开腿”,这看似简单,其实能坚持下来的人却少之又少。 饮食建议 Tip1: 少喝酒,多吃降血脂和血糖的食物 首先,尽量少喝或不喝酒,减少肝脏的负担。除此之外,补充一些降低血脂和血糖的食物,也能缓解脂肪肝。 胡萝卜、山楂、无花果等食物可以起到降脂作用,脂肪肝患者可以适量吃些。瘦肉、鱼类、蛋清及新鲜蔬菜等富含亲脂性物质的食物,有助于促进肝内脂肪消退;而高纤维类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,这对于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尤其重要。奶油、红肉、油炸食品等高脂类食物,建议少吃。 Tip2: 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,确保营养均衡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我们每天吃12种以上的食物,每周25种以上。各类食物的如何搭配,可以参照膳食宝塔各层食物的大体比例,无须吃足量就能达到营养均衡的效果。 控制体重和腰围 一项为期52周的研究显示,若体重减轻5%以上,58%的脂肪肝患者症状得到减轻;若体重减轻10%以上,脂肪肝缓解率达到90%,纤维化逆转率达45%。 需要注意的是,有一类脂肪肝患者虽然体重没超标,但是腰围却可能过大,也就是脂肪都堆积在肚子上或腹部内脏,这类朋友可以做一些针对腹部的训练控制腰围,而不用追求体重的大幅下降。 除了改良饮食习惯、控制每日热量的摄入,适量的运动,可以增加基础代谢率,加快脂肪的消耗。比如天气晴朗时,大家可以选择骑行、慢跑、游泳等户外运动。